下泌尿道是指膀胱與尿道,而貓當下泌尿
道出現問題,引起膀胱發炎或排尿異常,我們
泛稱為下泌尿道症候群(Lower urinary tract
signs, LUTS),又稱貓泌尿系統症候群(feline
urologic syndrome, FUS)或貓下泌尿道疾病
(feline lower urinary tract disease, FLUTD)。
國外的文獻統計,發生泌尿道問題的貓咪約4.6%,
而經由治療而改善臨床症狀後大約有39-55%的貓
會在6-12個月內再次復發,相當高的復發機率。
下泌尿道症候群的疾病中,又以貓特發性膀胱
炎(FELINE IDIOPATHIC CYSTITIS, FIC)最為常
見,好發在年輕或中年的貓,公貓發生的機率較高,
貓特發性膀胱炎可分為尿道阻塞型與非尿道阻塞型,
公貓較易發生尿道阻塞型的特發性膀胱炎,研究指
出,公貓結紮與否,不會影響發生此疾病的機率。
當貓咪有特發性膀胱炎時,膀胱黏膜會減少
GAG和GP-51的分泌,這些物質可以保護膀胱黏膜,
避免細菌附著或尿液中的有毒物質傷害膀胱黏膜壁。
在公貓,尿道栓子是最常見引發尿道阻塞,有
一個研究文獻指出,尿道栓子會引起60%的尿道阻
塞,而尿道結石引起阻塞的機率只有10%左右。尿
道栓子的形成,是struvite和蛋白質結合而形成,
但struvite產生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瞭。
尿道栓子,造成阻塞性膀胱炎,此為導尿治療後,膀胱沖洗
出的尿道栓子結晶體。 (嘉興動物醫院)
貓下泌尿道疾病的診斷
當發生下泌尿道問題時,需要針對臨床症狀與病史做詳
細的評估,選擇適當的檢查計畫。
1.影像學檢查
X光檢查可分為一般的x光攝影與造影攝影,一般的x光攝
影可以診斷結石引起的下泌尿道疾病,而造影攝影可以診斷
一般x光下不顯影的結石、腫塊、血塊與狹窄的問題。
超音波檢查主要是評估膀胱,檢查是否有異常的血塊、
息肉、腫瘤或x光下不顯影的結石,但評估尿道的能力不佳,
主要還是需要藉由x光造影來評估尿道。
2.尿液分析與細菌培養
當貓咪有下泌尿道問題時,需要進行至少一次完整的
尿液分析,檢查是否有血尿、結晶尿或膿尿,尿液的比重
通常會增加,如果是等張尿則需要考慮是否有其他問題引
起尿液濃縮功能失常。
顯微鏡下,尿液中的結晶體。(嘉興動物醫院)
細菌培養是用來排除細菌性膀胱炎,雖然文獻指出細
菌性膀胱炎的機率很低,但如果貓咪有進行尿道造口、經
常性的導尿或其他疾病,如糖尿病、腎臟病或甲狀腺機能
亢進,都會造成細菌感染,故需要進行細菌培養試驗。
貓下泌尿道疾病的治療
貓咪患有下泌尿道疾病,尤其特異性膀胱炎時,我們
的治療目的主要是改善其臨床症狀,排除阻塞性問題,延
長復發的時間,因為特發性膀胱炎無完整治癒的治療方式,
而且復發的機率超過50%,需要定期的監控。
1.急性期的治療
在急性期的治療,主要是依據診斷的結果而訂定,排除
阻塞的問題,並且給予消炎止痛的藥物,並且改善其脫水
的狀況,增加腎臟的灌流量。
當公貓出現尿道阻塞,排尿困難時,需要進一步的導
尿與清除尿道栓子,如果阻塞性的問題一再出現,最後有
可能還需要進行尿道造口手術。
2.降低環境引起的緊迫
研究指出,貓下泌尿道疾病與壓力有關,如果貓咪處於
恐懼或壓力下,容易復發,但引起貓咪緊迫的原因皆不相
同,需要飼主與獸醫師研究討論溝通後,改善貓咪的居家
環境,可以降低復發的機率與延長復發的時間。
3.飲食控制
當貓咪出現了下泌尿道疾病時,最重要的飲食控制是
增加水分的攝取,水分的攝取增加後,可以增加尿液的容
量,降低尿液的濃度,稀釋尿液中的有毒物質,也避免
struvite形成尿道栓子造成阻塞。
4.慢性期的藥物控制
當貓咪有頑固性的特異性膀胱炎時,研究指出可以給予
抗憂鬱的藥物,降低貓咪的焦慮與緊迫,約有60%的貓咪
可以獲得改善。
而先前提到當貓咪有特發性膀胱炎時,尿液中GAG的
分泌會下降,使之無法保護膀胱黏膜避免有毒物質的傷害,
目前已有口服藥物,可以形成類似GAG的物質,以替代
GAG來保護膀胱黏膜。
當貓咪出現頻尿、排尿困難或尿中有血的時候,請與
您的家庭醫師聯絡,因為您的貓咪極有可能已經罹患了下
泌尿道疾病或貓特發性膀胱炎,正確的診斷,即時的治療,
並且配合著改善環境與其他飼養方式上的配合,可以降低
期復發的機率,改善貓咪的生活品質。
Referance:
1.Jodi L.W., Tony B., Lower Urinary Tract Disorders in Cats. Textbook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, 7th Edition. 2009
留言列表